网站首页 | 概况介绍 | 书画动态 | 书画作品 | 书画评论 | 习作点评 | 书画常识 | 佳作欣赏 | 书画随笔 | 寿星璀璨
落笔显雄健 逸丽出英姿 ——学写隶书和作品创作浅谈阮正良
    

 

  

落笔显雄健  逸丽出英姿
——学写隶书和作品创作浅谈
阮正良
   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,是国粹。书者凭借毛笔写出的线条,分割黑白世界,展现平面的美感。其中隶书,以笔画独特、结构雄健、方正优秀、纵横劲拔、洒落自然、神韵超逸的特点,在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。笔者现以学书实践,就如何学写隶书和隶书作品创作谈点学习心得,与书友探讨,并有望到方家赐教。
     一、学习传统,打好基础   
   书法艺术是一门需要慢慢积累,不断丰富的学问。作为初学者,没有书法知识的积累,必须从学古人、学传统起步。随着时代的进步’书法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当今书坛除传统的书法之外,还出现了现代派书法,学院派书法等等。但笔者认为作为初涉书法之门的学习者,仍应坚持学习传统书法的概念,从临摹古人碑帖入手,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书写基本要领,打牢基础,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。
学写隶书,同样要从读古帖、临古帖入手。由于隶书始源于战国,趋用于秦代,定型于东汉、西汉之间。各个时期的隶书都有其一定的书写特征。秦程邈创造的秦隶,人称为“古隶”,书写时没有点画俯仰之势。西汉王朝建立后,隶书写法出现横笔“蚕头雁尾”的形态,运笔重按轻挑,其字型“似八分势,有偃波”,故又被称之谓“八分书”。在字形结体上,产生了道丽的俯仰之势,笔划上出现了骏发的波磔之美,使隶书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。清代之后,历代书家更是从上承篆书之遗脉,下’启楷书之源流,以篆、楷、行各书体入书,融会贯通,进行探索和创新,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隶书写法。如大书法家伊秉绥以颜法入隶,吴昌硕以篆法入隶,赵之谦以魏碑书法入隶,扬州“八怪”之一的金农创造了人称“漆书”的隶书,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以草书笔法入隶,也形成独有的隶书写法。
    但作为初学隶书者,笔者认为还是要从学习汉隶开始。就汉隶来说,也有不同的风格。至今流传下来的汉隶碑帖不下百余种,历来被人称道的有《石门颂》帖、《乙瑛碑》帖、《礼器碑》帖、《曹全碑》帖、《张迁碑》帖、《史晨碑》帖。其中《石门颂》帖,结字大小不一,笔势雄健舒畅,纵横劲拔,奇趣天真;《乙瑛碑》帖,结字工整,体势方正沉厚,行笔流畅;《曹全碑》帖结字扁平匀称,行笔清丽,左右舒展,逸致翩翩。初学者可按各人的性情喜爱,选择与自己性情相默契的碑帖来学习。如喜爱字形秀逸多姿、笔力圆润的,可选《乙瑛碑》帖或《曹全碑》帖、《史晨碑》帖;喜爱字形方正古拙、骨力雄健、笔致多变的,可选《石门颂》帖、《张迁碑》帖。
   古人云:“熟能生巧”、“业精于勤”。勤奋始终是学好书法的关键所在。历代书法大师无一不是学习书法的勤奋者,如“草圣”王羲之练书“池水尽墨”,智永练书“退笔成冢”,清代书法名家何绍基“悬腕作藏锋书、日课五百字”。所谓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学书者如能以锲而不舍的毅力,勤学苦练,持之以恒,从中掌握隶书写法,久而久之必定会学有所成。
    二、注重结体,讲究运笔
   所谓结体,就是每个字的形态。字的结体好比人的五官、身段、衣着。试想,一个人的五官丑陋、身体缺陷、衣着不正,就绝对不会是俊男靓女。同样道理,如果写出的隶书字结构松散、字型不雅,给人产生的绝对是不美的感觉。纵观历代书家的隶书作品,对字的结体讲究法度,结构严谨,一横一竖、一撇一捺均是恰到好处,显露出各自的特点:或纵横劲拔,洒脱自然,飘逸天真;或方正沉厚,体势工整,俊秀清丽;或古雅俊逸,雄厚古朴,道劲高古。所以说,学写隶书,注重字的结体,是写好隶书最基本的要素。
   如何掌握字的结体,笔者从学书的实践中悟出的经验是要做到多读、多思、多写。读,即为认真读帖。选好学习范本后,应认真地读帖,领会范本中字的结构,如学写《张迁碑》帖,要懂得“张”帖字形较为方正;学习《曹全碑》帖,掌握“曹”帖中的字体宽扁丰厚的特点。通过反复读帖,、将字形结构深深印入自己的脑海之中,在以后的临摹时就有字形的大致概念。多思,即读帖时要加以认真思考,细细品味研究每个字的笔划架构和运笔方法,从中掌握那一笔该出锋,那一笔该藏锋;那一笔应重按,那一笔应轻挑等等。这样,在临摹书写时就能达到“胸有成竹”。多写,即坚持临帖。每次临摹之后要将临写的字与帖比较,找出存在的不足,反复研习,力求临写的字与帖中的字能够形似。在形似的基础上再讲究笔法的韵味,即学习神似,努力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。 
    在掌握隶书字结体的基础上,还必须注重正确的运笔。古人将隶书书写的运笔方法归纳为“三折法”。即:逆笔起笔——折回行笔一一回锋收笔。历代书家对隶书运笔多有论述,如“汉隶笔之逆笔笔蓄”、  “起处逆,收处蓄”、“逆入平出”、“有往必回”、“欲下先上”、“无垂  不缩,,等等。在隶书的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挑、折、钩的书写中无  不体现了逆锋行笔、回锋收笔的运笔方法。当然,在书家的隶书作品中,在有的笔划看不出有回锋收笔的韵味,其实书家运笔已用了回锋收笔的运笔方法,只不过体现不明显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意到笔不到”之意。
   在隶书书写运笔中,还应注意的是,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过来的,笔画线条在书写时要讲究力度、厚度和韧度感的质朴美,方能显得古朴高雅。因此,在运笔时要注重力度,笔笔一丝不苟,运力到位。同时,在书写时还要注重意趣和形式上的变化,力求能体现出高妙的笔意与精妙的笔势,以势生姿,如此才能创作高质量的隶书作品。
    三、章法为上,气度高雅
   学习书法当达到一定水平,能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是每一个学书者的心愿。要创作一幅满意的书法作品,笔者的体会是:章法第一,书写第二。一幅作品即使字写得再好,但章法不佳也就算不上一幅好作品。
隶书作品章法如何讲究?因隶书是静态书体,结构端庄,其书体的特殊性,作品的布局除与篆书作品有所相似外,不同于其它各种书体的章法。一般采用的章法有两种:纵行、横列。所谓纵行,即纵成行也。写方正的隶书可用此法,行中字与字紧凑,行距明显。从现今书家所书的隶书作品来看,此类格式不多见,大多采用的是横列格式。横列,即横成列。横行的字与字紧凑,字体多呈扁形(也有方形隶书),横与横之间有一定的距离。一幅隶书书法作品,整体布局由三部分组成,即:正文、款文、印章。正文如上所述完成。款字(俗称落款)有单款和双款之分,上下之别,双款同时题写上款和下款,上款写索书者或赠书对象的姓名、称呼和谦词;下款题书写时间、地点、书家姓名和谦词。如须交待正文出处,可视情况署在上、下款均可。题款的位置,题双款、上款写在右上方、下款落左下方。上款一般低于天头一、二字起笔,下款则应至少高于地脚一、二字收笔,还应留有盖印的位置。题款字体也有讲究,古有“今不越古”、“动不挈静”之说。隶体作品的题款多以行、草题款,但草书落款因字较难认,笔者认为以行书落款为好。款字均应小于正文,具体大小合乎比例为宜,以致与正文协调一致,相映成趣。
作品完成后,最后是用印。书法印章大致分为两类,即名章与闲章。名章上篆刻书者的姓名、字号、斋馆,通常为正方形,以示严谨庄重。闲章是对名章而言,称其为“闲”,其实是“闲”而不闲,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起着衬托装饰、点缀美化和轻重平衡的作用,同时通过篆刻的内容表示书家的情操、志趣。闲章根据作品中的用途,又分为引首章、腰章。印章的使用,其中引首章(也称首章),多为长方条章、椭圆形或随形章。印文以篆刻警句、名言、佳句、趣话、雅语内容,也有刻年号、肖形、籍贯、雅号一类内容的。引首章盖在作品上方头一、二字中间右侧较疏虚的位置上。腰章,要比名章、引首章都小一些,多为小圆、小长、小方形。内容多为作者籍贯或属性的肖形章。如长条幅书法作品,单盖一个引首章中间显得空余太多,可以加盖腰章。名章,钤于作者署名下面(横式作品也可盖在署名的右边),根据情况可使用一枚,或同时使用朱文、白文两枚。使用两枚印章的,印章应大小一致,盖印时两章相距不得过紧,以隔一个章的位置为宜。同时,名章位置不能超出正文的脚字下端的水平线。在用印上应值得注意的是,印章应为篆刻,使用的印泥也须专用印泥,不能使用市场商店购买的印油,以免使作品渗透浮油。且在用印时要尽求“惜红如金”,一幅作品中盖印不宜过多。
总而言之,隶书格调高古,创作隶书作品在注重章法的同时,书写中要显出古朴、恢弘的气度,正文的每一个字力求书写方整均匀,圆融丰腴,方中寓奇而不呆,尽量写出“朴茂雄逸、古气未漓”、“体质古朴、意态奇变”(清康有为语)的高雅之气。
 
 
 
 
 
[email protected] 老年书画网 版权所有

地 址:浙江省江山市 邮 编:324100